近日,天津市人民政府发布了《关于颁布2023年度天津市科学技术奖的决定》的通知。公司共有2项科技成果榜上有名。其中,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2项。
获奖项目名单

本次获奖项目主要围绕土木建筑领域的软土工程技术、新材料研发、混凝土结构理论等,聚焦国家、地方重大需求和学科前沿领域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应用,充分彰显了公司积极发挥专业特色优势支撑天津市“1+3+4”现代工业产业体系和产业链高质量发展。
项目简介
大宗难利用工业固废高效制备低碳建筑材料关键技术与应用

张磊教授团队,张磊教授(左三)
该项目针对赤泥、钢渣存在有害物质(碱、放射性、f-CaO等)含量高、建材制品存在安全问题等技术瓶颈,经十余年攻关,研发了大宗难利用工业固废高效制备低碳建筑材料技术体系,包含大宗难利用工业固废提质增效技术,固废基低碳胶凝材料制备与性能调控关键技术和多种固废基建材制品及其低碳制备关键技术。项目成果已在天津的中冶天工集团有限公司、天津天瑞水泥有限公司、江西新余中冶环保资源开发有限公司、河南兴安新型建筑材料有限公司等多个省市的企业推广应用,有效提升了建材企业节能减排技术水平,对促进建材工业“碳达峰、碳中和”实现有重要意义。取得了显著的经济、社会和环保效益。


生产现场:固废基墙体材料生产线(砌筑砂浆)
硅气凝胶产业化关键技术开发及其在动力电池热防护中的应用

李洪彦教授团队,李洪彦教授(二排左四)
当前新能源汽车续航里程不断提高,高能量密度锂离子电池需求量逐年增加。然而,近年来由电池热失控引发的火灾事故频繁发生。针对新一代高能量密度动力电池热失控瞬时温度高、热环境复杂等特点,该项目联合天津市建筑材料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爱彼爱和新材料有限公司、天津大学、河南爱彼爱和新材料有限公司等单位,首次开展动力电池全气凝胶高温隔热体系设计,从基础理论、新材料研发与规模化生产、新能源电池应用角度,开展气凝胶材料的低环境负荷制备、气凝胶材料的宽温域改性、动力电池全气凝胶隔热体系等关键技术研发,有效降低了动力电池热失控起火风险。本项目推动了气凝胶材料在新能源动力电池防火隔热中的应用拓展,有效提升了电池服役安全性和可靠性,促进了我国新能源汽车等领域的发展,具有较高的经济与社会效益。

动力电池全气凝胶隔热体系
今后,学校将继续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创新在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发挥城建专业特色优势,推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服务于国家、天津经济社会发展,助力学校科技事业发展再上新台阶。